在《童畫童話》的世界裡,孩子不只是聽故事的人,而是創造故事的人。他們畫出角色、錄下聲音,透過 AI 的技術,這些圖畫角色會動了、會說話了、甚至走進場景中與世界互動。這是一種結合語音辨識、角色動畫生成與語意理解的技術實踐,但更重要的是:AI 成為孩子理解世界、表達自我、參與文化的夥伴。
這款由 FANSEE 團隊開發的互動應用,不只是教材或遊戲,而是一次「數位文化參與」的社會實驗。當孩子開始以自己的語言去演繹童話、賦予角色生命、並與在地故事結合時,他們正在進行一種嶄新的文化學習──不被動接收,而是主動編寫。而 AI 的角色,不是主導者,而是協作者,是引導孩子探索敘事、建立角色個性與劇情脈絡的共創工具。
本場次將分享《童畫童話》如何從教育現場、圖書館、社區展演一路發展,成為一種「人文 × 科技」融合的創作模式。我們也將探討,在這樣的創作過程中,AI 如何支持每個孩子發聲、讓多元文化被看見、讓創意被賦權,從而實現更深層的文化教育與社會參與。
😊 Share this page to friends:
Biography:
鄭富源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/ 工程科技研究所博士候選人
現任為人有限公司技術長,長期投入 AI 在健康照護與文化教育領域的跨域應用,主導開發「Hi-Hope」長者健康評估系統與「童畫童話」互動創作平台,實踐 AI 與人文科技的融合。具醫療影像分析背景,並與南部醫療機構、圖書館與社區單位展開多項實證計畫,致力於以生成式 AI 與語意技術推動社會創新與區域共好。